議員批台中市財政全靠賣地難永續 市府:歲入規模成長30%


民進黨市議員施志昌(右)批市府自稱財政好是吹噓。(記者蘇金鳳攝)

2022/04/28 22:50

〔記者蘇金鳳/台中報導〕台中市財政遭市議員質疑,民進黨市議員施志昌、林祈烽與鄭功進今天在市議會表示,市長盧秀燕每每吹噓台中市財政很好,每年平均舉債金額下降,甚至收支平衡,但實際上是靠了賣515億的土地換來的,批盧秀燕出賣台中未來的方式,根本無法讓財政永續。

財政局長羅仙法表示,台中市政府歲出規模2019年原預算的1246億元增加到2022年的1512億元,成長幅度逾21%。歲入規模則從2019年原預算的1089億元增加到2022年的1416億元,成長幅度30%,可見開源有成長。

請繼續往下閱讀…

羅仙法指出,2015年至2018年的平均賒借收入決算數為112億元,而108年的賒借收入決算數為49億元,109年更無賒借;決算盈餘為5億元,是縣市合併十年來,首見盈餘。可見節流有成,才能創造盈餘。

民進黨市議員施志昌今天在市議會指出,台中市政府的財政問題基本上是面臨衰退,地方稅收入從2019年的477億下降到465億。當然,市府不是以賺錢為目的,但相比於盧秀燕市長接手市府至今,歲出規模從2018年的1187億增長到今年的1515億,歲出規模成長了27%。這基本上衝擊到財政的永續。

施志昌指出,盧市府不斷吹噓財政結構在改善,靠的是什麼?就是賣了超過515億的土地。這些就像企業的轉投資跟資產處分,對於財務的長期改善並沒有太大助益,當無地可賣,對市府財政會帶來極大的衝擊。

施志昌表示,市府賣地創造財政平衡的方式,基本上可以說是目光短淺的做法,只是將現在的成本轉嫁到未來,這種炒短線的做法,未來都是必須付出代價的。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