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發會主委龔明鑫。(記者林菁樺攝)
〔記者林菁樺/台北報導〕國發會主委龔明鑫在自由時報主辦的台灣2050淨零轉型策略座談上指出,台灣2050年規劃再生能源比重60-70%,但電價並不會因此變高,化石燃料反而更高,不宜太過依賴。
國發會日前公布2050淨零碳排路徑圖,龔明鑫表示,台灣是全球136個宣示淨零碳排國家中,第13個公布減碳路徑國家,主要是參照IEA國際能源2050淨零路徑建議,他強調,台灣不可能標新立異。
龔明鑫說,主要可以區分為兩階段,2030年之前用既有技術並極大化,2030年之後則是要運用新技術,讓效率快速提升。
台灣的淨零碳排路徑圖建構在科研發展、氣候法制2大治理基礎,並透過12項關鍵計畫,以達成能源、產業、生活、社會等四大轉型。龔明鑫引述總統蔡英文說過的,「科學家救世界」,因為科研發展是淨零碳排最重要技術,至於關鍵計畫中又以節能是未來10年最為重要的環結,既有與技術都成熟,政府會加快速度,提供汰換補貼等。
預算方面,國發會初步盤點到2030年需要9000億元預算,國營事業約4400億元、既有龜化約1200億元,新增計畫則是3200億元;前三大支出項目為2107億元的再生能源及氫能、電網及儲能約2078億元,運具與電動化約1683億元。
龔明鑫推動對經濟幫助,新的技術產業發展,可創造綠色成長,他舉例,離岸風電一個風場1000億元,將來更多。
龔明鑫表示,台灣並未自產化石燃料,有高達97.4%依賴進口,但未來隨著再生能源比重提高,進口能源依賴度可以降到50%以下。
至於外界關切電價是否越來越高,龔明鑫拿出歐洲、美國各能源均化成本,太陽光電、陸域與離岸風電明顯最低,反而是化石燃料較貴,不應該太過依賴。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