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經院今(30日)公布5月製造業景氣概況,(圖由台經院提供)
〔記者吳欣恬/台北報導〕台經院今(30日)公布的5月製造業景氣信號值為12.15分,較上月修正後的11.90分增加0.25分,燈號續為代表景氣低迷的黃藍燈。
台經院指出,5月製造業受惠於新興科技應用及企業數位轉型商機仍殷,及中國防控逐步解除,物流、人流及產能等已漸次改善,5月進出口續呈雙位數的增幅、外銷訂單也由負轉正,推升需求面、售價面指標表現。
但俄烏戰火延續,化石燃料、黃小玉、化肥等農工原物料價格持續飆張,主要經濟體緊縮貨幣政策,為全球經濟成長帶來許多不確定因素,包括消費性電子及防疫等產品需求減緩、部分傳統大廠也停車進行設備維修,影響原物料投入面指標表現。
整體來看,台經院分析,製造業景氣燈號出現今年第3個低迷的黃藍燈,但從信號分數來看,5月分數的增加,主要是中國逐步解除封鎖及恢復正常生產,帶動需求面指標回溫所致。
展望未來,台經院表示,變種病毒疫情、俄烏戰火未停歇及歐美升息與緊縮貨幣政策等因素,恐造成全球需求趨緩,世界銀行的最新全球經濟展望更指出通膨壓力持續升溫,將導致停滯性通膨風險的增加,進而下修今年全球經濟預測。
台經院也提到,就台灣而言,除了關注國際情勢變化外,中國封控逐步解除,供應鏈產能及原物料短缺等問題已逐漸獲得改善,加上中國官方自6月啟動相關的振興措施,透過民間消費、投資需求的增加,加速其經濟回到成長軌道,此是否有助於我製造業出口及訂單的增加,將是未來觀察重點。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