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佛手」普度勿拋擲 祭拜完請吃平安


中元祭品「佛手」早年以麵粉捏製,如今以麵包型態出現,畫上紅線代表手掌紋路。(黃麗文提供)

2022/07/01 05:30

〔記者劉曉欣/彰化報導〕「佛手」當祭品能吃嗎?出身鹿港道長世家的施宣熹表示,這是傳統的中元普度祭品,早年是用麵粉捏製,近來出現麵包版的佛手包,切記不能拋擲,而是在中元祭拜完成後,分發給民眾吃平安!

鹿港鎮烘焙業者張義宗、黃麗文近來接到「佛手包」大筆訂單,虔誠的信眾訂購佛手包,一組包括佛眼與八種手印,下訂民眾還要求在手印上要畫上紅線,把「佛手包」做成宛如孩童手掌般大小,看起來更可愛。

請繼續往下閱讀…

施宣熹表示,「佛手」是中元普度祭品,早年因物資缺乏,直接以麵粉捏製成各種手印,完成中元普度法會,才能分送給民眾吃平安,相傳對於愛哭鬧,或是不好帶的孩童特別有效。很多人都誤會「佛手」是在普度法會過程裡拋擲的祭品,這是錯的,因為佛手是吃平安的,絕對不能拋擲。鹿港文史工作者莊研育表示,普度法會的重頭戲就是「登座化食」的科儀,也就是「變食」,透過科儀方式把普度的水果、紅龜、硬幣與白米等,由一化十,由十化百,由百化千,滿足好兄弟。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