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 5 月 9 日評論 健康醫療網》眼睛不適眼用製劑怎麼選?5大症狀一次看 市售眼藥水示意圖。(資料照) 眼睛不適時,市面上有不同劑型的人工淚液可供民眾選擇,包括:多次劑量眼藥水、單支裝眼藥水、凝膠、藥膏等,建議諮詢醫師與藥師後再選擇。食藥署提醒,除了透過人工淚液來緩解不適之外,別忘了適當的休息,調整生活作息,才是 […] 閱讀全文
2022 年 5 月 9 日評論 自由開講》後疫情時代的台灣社會生活 楊永綨 新冠疫情肆虐世界兩年多來,因為疫苗的施打普及,使得世界疫情慢慢地趨緩下來,雖然確診人數居高不下,但是疫苗發揮了降低中重症病患的效果,也讓各國政府開始重新開啟國門歡迎各國人士的進出。台灣卻在今年才開始疫情的急速升溫,一來或許是我國關閉 […] 閱讀全文
2022 年 5 月 9 日評論 德瑞克說碳金融》第二十二講:捉拿歸案 關進地牢 ─ 談談CCUS CCUS的第一步是要從空氣中收集二氧化碳,然後根據接下來處理方式分成兩種,一種是捕捉二氧化碳之後封存在地下,稱為CCS(碳捕捉和封存)。另一種則是將捕捉到的二氧化碳轉化為有用的材料,稱為CCU(碳捕捉再利用)。 大家好,我是德瑞克,我對氣候 […] 閱讀全文
2022 年 5 月 9 日評論 自由開講》守住長照機構 控制群聚感染 李莉 近日疫情延燒,長照機構也陸續淪陷,從最初預防規劃的策略,必須調整為防堵與控制的做法,若是機構不幸染疫真的不要驚慌,切勿隱瞞。筆者以個人實務經驗提出長照機構若發生疫情時,於第一時間的處理參考: 圖為長照機構示意圖。(資料照) 一、 落實 […] 閱讀全文
2022 年 5 月 7 日評論 自由開講》陸委會應直接撤回港澳來台定居資格修法 邱志偉 陸委會近日為放寬港澳白領專才來台定居資格,在國會掀起軒然大波。雖然陸委會已宣布「不會強推」,但此刻實有必要特別撰文,再次表達本人的疑慮。也呼籲陸委會針對這項政策,已是「先天不足、後天注定失調」,甚至再修改十版也失原意,或許還惹港人反 […] 閱讀全文
2022 年 5 月 6 日評論 自由廣場》該將偵查權下放給警察嗎? ◎ 吳景欽 韓國國會修正通過刑事訴訟法與檢察廳法,大幅縮減檢察權,除貪腐與經濟犯罪,其他刑事案件的偵查權下放給警察機關,引起是否為總統文在寅下台的準備,檢察體系更揚言要提憲法訴訟。無論如何,就台灣來說,是否也該把偵查權下放至警察呢? 依據刑 […] 閱讀全文
2022 年 5 月 6 日評論 自由廣場》拒絕偏頗政媒的疫情恐嚇 ◎ 吳正文 台灣Omicron確診人數連日破萬,昨天(六日)更新增逾三萬例。本來這就是與病毒共存、國境解封前必經的過程,歐、美、日、韓、新加坡等國家,都經歷過或正在經歷同樣的狀況。可是國內就有一些政客、媒體,對於政府防疫政策一路詆毀,從疫情 […] 閱讀全文
2022 年 5 月 6 日評論 自由廣場》國軍個人理財貸款利率應一致 ◎ 陳宏煇 報載,陸軍航特部士官因二十萬元債務,開槍射傷債主,被捕後供稱因沉迷地下簽賭及投資網路App,且經常向地下錢莊借貸,因還不出錢來而開槍殺人。 事實上,職業軍人因多數時間都在軍中,除訓練外就是戰備值勤,下班及假日才會離開營區,與社會 […] 閱讀全文
2022 年 5 月 6 日評論 自由廣場》新北市民為高雄防疫鼓掌 ◎ 吳柏賢 國內本土確診病例不斷攀升,人口數眾多且密度高的新北市更於近日首度破萬例,台北市也離破萬例不遠,雙北成為國內疫情熱區。然而,轄內近二百七十二萬人,總人口數排名全國第三的高雄市,卻於本月五日才首破千例,顯然高雄市的疫情控制至今仍收到 […] 閱讀全文
2022 年 5 月 6 日評論 自由廣場》新冠疫情預測的迷思 ◎ 謝英恒 最近台灣社會流行一種新遊戲,叫「全民預測新冠疫情」。許多知名學者專家及政府官員紛紛大膽預言在某月某日台灣會有多少確診病例,或某月某日台灣疫情會達到高峰,或台灣會有多少人確診及死亡。有人聲稱他們以數學模式推算,還會提出他們預測的信 […]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