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26 05:30
記者楊媛婷/專訪
「沖繩漁民說,既然是在台灣復育,連錢也不肯收。」來自日本沖繩石垣島的海洋大學海洋環境與生態研究所副教授識名信也,珊瑚復育技術是向有復育珊瑚四十年經驗的沖繩漁民習得,沖繩漁民被他想幫台灣培育珊瑚的心感動,絲毫不藏地傳授技術,也不收任何費用。
識名信也 來台13年 台語聽得懂
識名信也於二○○九年取得東京海洋大學博士學位,當時日本、美國、台灣都提供工作機會,他毫不猶豫選擇台灣,當初連中文都不會,現在不僅中文溜,連台語也聽得懂。他笑說,父親是狂熱台灣粉,自有印象起,父親每年都來台灣四到五次,每次都至少待十天以上,父親大讚他選台灣選得好,千萬不能離開。
請繼續往下閱讀…
識名信也曾擔任海大前校長張清風實驗室的博士後研究員,張清風諸多照顧,讓他對台灣留下極好印象,加上故鄉的鄰居、同學很多是台灣人,對台灣有濃濃親切感,「台灣對我來說不是很遠的地方。」
喜愛台灣,自然想為這塊土地盡份心力。研究珊瑚礁生物學的識名信也,四年前看到北海岸珊瑚慘狀,想到沖繩多年有成的珊瑚復育行動,決定要將技術帶到台灣。他說,沖繩的珊瑚復育行動由漁民發起,後續才有科學家、公部門加入。
聽到台灣 沖繩漁民無私傳授技術
當初他原以為會被沖繩漁民拒絕,但漁民一聽到台灣也要復育珊瑚,無私傳授所有技術。識名信也用兩年時間學習如何在海底固定培育珊瑚的鋼桌、遭遇颱風該如何處理、管理等,漁民堅持不收任何費用,最後只收下他表達謝意的兩箱啤酒。
參考沖繩經驗,識名信也認為,珊瑚培育的關鍵點之一在於社會溝通,他在社群軟體成立粉絲頁,經常上傳珊瑚培育過程與海底繽紛生態的照片,讓民眾了解珊瑚復育的重要性,一起維護海洋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