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19 05:30
〔記者謝武雄/桃園報導〕桃園市政府體育局考量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未止,除決定今年不辦桃園市運動會(簡稱市運會),未來也不會舉辦,代表桃園市參加全國運動會(簡稱全運會)選手,交由各單項委員會選拔,此舉引起許多教練、選手反彈,認為市運會還有各項比賽獎金,回歸各單項委員會選拔就少了獎勵,對選手而言並非好事。
去年停辦 田徑、游泳改辦市長盃賽
體育局副局長房瑞文昨天表示,因應武肺疫情,今年市運會賽事組隊方式,比照去年舉辦市長盃田徑、游泳等單項錦標賽形式,由各區、學校自行組隊參賽,田徑委員會規劃於八月底辦理比賽,游泳委員會則是十月初;至於明年賽事組隊方式,將於今年底邀集各區公所研議,將研擬轉型,不再舉辦市運會。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房瑞文說,過去其他運動種類都是單項賽事由委員會舉辦市長盃,僅有田徑、游泳列入市運會項目,討論後全數回歸單項舉辦,和其他項目相比比較公平。
基層單項:取消經費可挹注培育選手
桃園高中田徑教練、桃園市體育會田徑委員會總幹事余青忠表示,以往市運會由區公所組隊參加,各公所為拿下好成績,在選拔選手的過程就會提供營養費、訓練經費,選手得到名次還有獎金,若改由相關委員會辦理市長盃後,公所對於選手的獎勵就此消失,對選手是有所衝擊的。
余青忠說,各方對此改變有意見,會向體育局建議,將取消市運會的經費拿來補助優秀選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