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人民、記憶 林智信油畫、雕塑大展即日起至9/4展出

2022/06/18 19:46

「林智信油畫、雕塑大展–土地‧人民‧記憶」展出藝術家林智信油畫及人體雕塑作品。(文化部提供)

〔記者凃盈如/台北報導〕國立台南生活美學館繼舉辦「林智信版畫、陶藝大展」獲得熱烈迴響後,即日起至9月4日止,接續推出「林智信油畫、雕塑大展–土地・人民・記憶」。

文化部政務次長蕭宗煌代表部長李永得出席記者會時表示,從日治時期之後,台灣的藝術家開始面對自己的土地、人民,畫出屬於台灣自己的民俗風情,而林智信老師就是其中的實踐者,用一生奉獻在這塊土地上。蕭宗煌次長進一步指出,文化部推動重建台灣藝術史,並非把所有精采的作品集中到國家級美術館,而是將地方美術發展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的脈絡連結起來,成為完整台灣美術發展的論述。

台南市長黃偉哲認為,「中國有《清明上河圖》、台灣則有《芬芳寶島》」。《芬芳寶島》記錄台灣1950年代的美麗風貌,以藝術家之眼,恆久流傳臺灣這塊土地、民情、風俗予後代子孫,使人眷戀,讓人流連忘返。

策展人蕭瓊瑞教授更提到林智信老師的藝術作品,深深地扎根在土地及生活上,相信不論是版畫或是油畫,藝術家林智信的作品都已達到為生民寫史、為山川立傳的效果。

「林智信油畫、雕塑大展–土地‧人民‧記憶」展場一隅。(文化部提供)

林智信表示,在創作油畫的時候,把「畫布當做台灣的大地,筆就是我的行腳」,《迎媽祖》與《芬芳寶島》這兩件作品創作歷時45年,將所看見的臺灣土地、生活與記憶放進作品中,奉獻給臺灣這塊土地。他自信滿滿地說「齊柏林是『看見台灣』,那麼我的作品就是『認識台灣』」。

2024年為台南建城400年,台南生活美學館特別邀請台南傑出藝術家林智信老師及國內知名藝術史學者蕭瓊瑞教授歷經長時間策劃,展出巨幅油畫《芬芳寶島:憶象1950年代的台灣》,以台灣文化響應臺南建城400年的里程碑。《芬芳寶島》是由102幅的油畫組成,長248公尺,取材從台灣北端基隆嶼至南端鵝鑾鼻燈塔,實景綿延逾400公里,林智信老師從構思、實地踏查、寫生到完成,前後歷時約25年,用藝術創作奉獻給台灣。

國立台南生活美學館指出,在第二、三展室約400坪空間,除了展出林智信老師的油畫,亦有未曾發表的人體雕塑作品,完整呈現林智信老師60多年的創作。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