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本土語言終身奉獻獎 台灣南島語言之父李壬癸:和時間賽跑盡量記錄


今日是世界母語日,台灣南島語言之父、中研院院士李壬癸獲頒本土語言終身奉獻獎。(方賓照攝)

2022/02/21 15:20

〔記者林曉雲/台北報導〕今日是世界母語日,台灣南島語言之父、中研院院士李壬癸獲頒本土語言終身奉獻獎,高齡85歲的他表示,自己是在跟時間賽跑,盡量記錄這些珍貴的語言資產。

李壬癸為國內公認的台灣南島語言研究之父,以語言學為畢生信仰,長年上山下海,投入台灣南島語言的田野調查,培育眾多原住民族語言學者,現仍持續活躍於學界,為台灣的本土語言傳承而努力。

請繼續往下閱讀…

教育部今日下午舉辦111年「表揚推展本土語言傑出貢獻獎」頒獎典禮,今年有1名終身奉獻獎、7名個人及3組團體獲獎者,感謝獲獎者長期推展本土語言,且重申保障台灣各族群語言的多樣性及共榮共存。

教育部長潘文忠致詞表示,台灣母語之流失和復振是艱困之挑戰,推動母語是不簡單之事,但每個人都應盡力,大家認真打拚,腳步再加速,除了學校教孩子母語,社會教育和家庭教育都須共同打拚;文化部完成國家語言發展法立法,對台灣母語非常重要,除了學校正式授課,本土語言比賽方式亦有很大調整,加入評審委員和參賽學生之間的現場對話,讓語言貼近生活。

台灣師範大學退休教授李勤岸,首創「台灣母語聯盟」,以民間力量協助政府推動語言政策,曾協助教育部整合出「台灣閩南語羅馬字拼音方案」。他受訪表示,母語是資產,不是負擔,總統和院長要常常帶頭說母語,國家要致力於恢復母語環境,愈多人說母語,愈能傳承下一代,學校母語老師要有使命感,改為必修課後,更要注意教母語不應是表演,而應該是生活,母語才能生根。

台中教育大學副教授何信翰,積極推動本土語文納入國中必修課程,協助文化部擬訂《國家語言發展法》,拓展母語使用場域,期待人人說台語時代來臨。台師大退休教授蘇清守則以「語言之前人人平等」與「溝通族群情感」為使命,力推客家語向下札根。

張玉發牧師用布農族語翻譯聖經,以傳承族語為職志。以藝名「唐川」活躍於演藝圈的曾均崧,則是客家語表演藝術的本土瑰寶。台南市瑞峰國小退休校長黃良成,校長兼撞鐘,因偏鄉不易聘本土語言教師,自己投入母語教學,退而不休大力推廣台語。主播郭于中以「台語角度思考」,用心製播「台視台語新聞」。

今年團體獎得主為台灣客家筆會、高雄市桃源區興中國小、新北市立烏來國中小。


教育部今日下午舉辦111年「表揚推展本土語言傑出貢獻獎」頒獎典禮。(方賓照攝)


教育部今日下午舉辦111年「表揚推展本土語言傑出貢獻獎」頒獎典禮。(方賓照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