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24 10:55
〔記者黃明堂/台東報導〕知本溪沿海目前進入海鷗繁殖季,窩隱藏沙灘,保育人士今天上演行動劇呼籲拒絕5大NG驚擾行為,其就是車輛勿穿越沙灘,不過背景的海岸線散布10多輛釣客吉普車,沙灘上多處輪胎痕,牠們正在危險的環境下繁殖下代。
夏候鳥小燕鷗和東方環頸鴴等鳥類飛到台東市各溪口,準備繁殖育雛。今天上午,荒野保護協會和台東縣野鳥學會近40人齊聚知本濕地,在沙灘上設立解說牌,並演出「NG行為毋湯」行動劇。
請繼續往下閱讀…
荒野保護協會台東分會親子先演出行動劇,展演在沙灘常見干擾幼雛的5個NG行為,包括:施工破壞育嬰地、車輛穿越沙灘、近距離騷擾幼雛、放任流浪貓狗獵蛋獵鳥和繁殖區淨灘等。呼籲政府及民眾在4到8月小燕鷗等鳥類繁殖季期間,遵守5不原則。
台東縣野鳥學會理事長吳志昇表示,小燕鷗(二級保育類)、燕鴴(三級保育類)、小環頸鴴、東方環頸鴴、南亞夜鷹和小雲雀等濱岸及短草莖草生地鳥類,會利用砂礫灘和濱海植被區來進行繁殖。知本溪口北岸因為棲地自然完整,成為台東縣境內巢數最多的繁殖區。
牠們的巢跟大多數人認知的「鳥巢」相當不一樣,牠們在裸露的砂礫灘下蛋,具有保護色的鳥蛋,可以避免被天敵發現,但卻因人為活動干擾,致使繁殖成功率越來越低。
知本溪出海口同時是熱門的海釣地點,保育人士規劃了替代路線可供吉普車行駛,避免直入沙灘,不過,仍有10多部吉普車直入釣點。
吳志昇說,目前已有20多隻鷗尋覓築巢處,會向釣客發放宣傳摺頁,也會在沙灘上的鳥窩處堆疊石頭,防止車輛輾壓。
幼雛需在兩、三個月內迅速長大,以便入秋能回到東亞澳南半球度冬,期間還有天災人禍考驗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