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傅子峰
疫情目前應是進入大規模感染期,一般人現在要做的是,如何讓家裡有住院的類似設備,讓輕症好好在家休養,讓醫護人員專心把醫療量能放在中重症。至於目前大家一直想要排隊買的快篩試劑,其實不是重點,因為快篩在管理學上是落後指標,也就是所謂的結果;如何處置確診後的症狀,才是領先指標,比確診與否重要。因此如果把時間花在煩惱如何買到快篩試劑,或是各縣市快篩試劑是否足夠等,都不是超前部署,如何提早因應確診後的治療才是。
目前雖然每天確診五萬以上,但超過百分之九十九都是輕症、無症狀居多,因此準備好以下物資,讓居家休養「類病床」化,就可以克服染疫的恐懼與身體的不適:
一、床(這個大家都有)
二、藥物(退燒、止咳、抗組織胺、腸胃藥、類固醇等)
三、體液補充(寶礦力、生理食鹽水)
四、喉嚨噴霧(必達定之類)
五、登山用氧氣瓶(模擬醫院給氧氣)
六、溫度計、血氧機、血壓機等生命徵狀儀器
希望大家降低恐懼,理性面對,用管理學的邏輯超前部署,樂觀積極準備面對染疫後的症狀。
(作者為藥廠經理,台北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