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靖
「實體授課」還是「線上教學」的防疫假,成了各縣市首長繼「颱風假」後的燙手山芋。中、小學停課一週夠嗎?因為大多數的學生根本沒有施打三劑疫苗,再加上疫情高峰何時到的說法始終不一,防疫就要停課,恐怕和「與病毒共存」的思維扞格。
那家長們希望停課,改採「線上教學」嗎?以筆者為例,去年五月中全國大停課時,工作所在的縣市教育局嚴格要求老師們停課期間依然要到學校進行線上教學。放著自己的孩子在家沒人管,筆者寧願孩子到學校實體上課。
至於非教育工作者的大多數家長,應該更不想要孩子在家「線上教學」。家中是否有足夠的電腦或平板、網路是否順暢,都還在其次,最重要的還是,孩子在家沒人管,成天盯著電腦或平板,父母安心嗎?在縣市長臉書留言怒吼要求「線上教學」的家長們,真實性究竟有幾分,筆者非常懷疑。
最後,在特定媒體或政治人物危言聳聽的「預言」渲染下,部分家長有著「疫情恐慌症」,嚴重到不敢讓孩子到學校或出門進行社交活動,甚至日常生活已經到了杯弓蛇影的地步。「防疫停課」勢必加劇這類型家長的恐慌。
筆者不贊成國三生在會考後就直接停課到學期末,連實體的畢業典禮都因為疫情恐慌而取消。求學的目的不是只為了會考,何況這屆國三生可能在國一時錯過校外教學,國二時錯過露營活動,國三時也沒有畢業旅行、沒有畢業典禮,考完會考就停課躲在家,不啻是打了十二年國教多元學習重重一巴掌。
(作者為教育工作者,台南市民)
國中校長的停課困擾
◎ 梁坤明
今年四月初,有學校因為校內有兩位學生確診而全校停課,當時所有學校都沒有停課,這所學校停課被視為特殊而被討論。隨著疫情的變化,學校停課標準也跟著更改,現在北部多數學校都有停課的經驗,老師看到鄰近學校正在停課,自己學校沒有停課,反而覺得奇怪,也開始質疑學校的停課標準是不是和政府或他校不一樣?
家長收到學校的停課通知,每次停課的天數也有不同,家長會問為什麼要停課?因為隔壁學校並沒有停課,或是哥哥姐姐的學校並沒有停課,造成家裡兄弟姊妹上學情形不同,鄰居小孩也不一定一樣,一區多制的現象。有的家長乾脆幫小孩請防疫假在家線上教學,所以同一個班級也出現同學上學不一致的狀態。
教育部不做統一停課的宣布,各縣市也訂有自己的停課標準,有的縣市還授權給各校自己決定,停課決定因地制宜的現象,應該是前所未有。有老師開玩笑說,政府對學校的很多事都要規定,但是對停不停課這麼重大的事情卻讓學校自主決定,讓人有「抓小放大」的感覺。
以前大家都依照上級的規定行事慣了,現在授權給各校自行決定,在決定權下放之後,因為居隔停課規定變動、各校停課的資訊不透明、鄰近學校做法的不一致,造成老師的質疑,家長的疑惑。現在停課已不再像以往是少數學校的特例,其實停課資訊應該可以公開,減少一些猜疑;而鄰近學校採取較為一致的做法,則可以減輕家長老師的疑慮,減少學校處理疫情之外的一些紛雜意見困擾。確診人數比起去年同期多達百倍,如果教育主管機關願意做統一的規定,可以減少學生傳染的機會,讓家長好安排,給學校運作有喘息的空間。
(作者為國中校長,新北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