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20 05:30
〔記者洪臣宏/高雄報導〕鳳山水庫溢洪道附近冒出黃裙竹笙,令人驚艷,林園愛鄉協會理事長陳俊強指出,黃裙竹笙具毒性,不要誤碰、誤食;他說,黃裙竹笙相當少見,若未來族群穩定,可結合當地石灰窯群遺址發展生態旅遊。
日前高雄地區連日雨勢後,鳳山水庫溢洪道附近出現小族群黃裙竹笙,黃色網狀菌幕遮蓋住菌柄,精緻的菌幕在荒煙漫草中更顯奪目。
請繼續往下閱讀…
陳俊強指出,葷類喜歡濕氣重、光照不足環境生存,通常在五、六月雨季,日照不長的季節出現。第一次在當地發現黃裙竹笙蹤跡,原因有待觀察。
陳俊強說,一般民眾食用的為長裙竹笙,目前已發展為人工培植,其菌幕為白色,與黃裙竹笙的黃色有明顯不同,民眾誤食比率比較低。
黃裙竹笙分布於日本、中國、北美及台灣,台灣全島低海拔竹林下或闊葉混合林下可見其身影,但數量不及可食用的長裙竹笙;黃裙竹笙菌褶具微毒不可食用,菌頂是產出孢子之處,會發生惡臭吸引昆蟲前來,藉以傳播孢子,黃裙竹笙壽命很短,大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