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23 12:39
〔記者楊媛婷/台北報導〕中國又來了!繼10日指在台灣某水產品公司輸中白帶魚外包裝驗出陽性後,中國海關總署「又」於今天(23日)發布在台灣某水產公司的凍竹筴魚外包裝驗出新冠病毒陽性,依規定暫停該公司輸入產品到中國一週;這是第2次台灣水產品輸入中國,外包裝被指驗出新冠病毒。
農委會、食藥署籲提證據
對於之前白帶魚外包裝被驗出新冠病毒一事,農委會發言人陳淑蓉曾表示,目前的科學研究並未發現有病毒透過水產品傳染人的實證或研究,並指出中國近年不斷對不同國家以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病毒為由影響國際貿易,並指中國應該提出完整科學依據,我方也會透過兩岸平台具體要求中方提供科學證據,這次對於竹筴魚外包裝被驗出新冠病毒一事,農委會重申,希望中國提出科學證據。
請繼續往下閱讀…
食藥署署長吳秀梅表示,針對之前中國在台灣輸中的冰鮮白帶魚外包裝驗出新冠病毒一事,已透過兩岸平台要求中國提出科學證據,但迄今中國仍「已讀不回」。
這次中國又指在台灣的某水產公司輸中的冷凍竹筴魚外包裝驗出新冠病毒一事,吳秀梅直言,全球只有中國會稱因外包裝有新冠病毒並暫停農產品輸入,「全世界只有中國這樣,對於中國採取這樣的措施,在國際貿易上非常奇特,實在難以理解!」
吳秀梅說,疫情爆發以來,都沒有任何人是因為接觸到所謂食品的外包裝而染疫,她直言,這種關乎公共衛生的大事,如果真有人因此染疫,一定會擬定相關公衛措施,目前只有中國當地有報導過相關案例。
之前因為中國常指在食品包裝驗出新冠病毒一事,我國為釐清疑慮,也對進口產品展開抽驗,吳秀梅說,目前抽驗了超過1200個來自世界各國輸入台灣的進口產品,都沒有在任何包裝上驗出新冠病毒。
中國實施該措施後,曾指在日本的扇貝、俄羅斯的鱈魚、阿根廷的魷魚等各種產品包裝上驗出冠狀病毒。
相關新聞請見︰
「武漢肺炎專區」請點此,更多相關訊息,帶您第一手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