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29 12:42
〔記者楊媛婷/台北報導〕本土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已離開高原期,不過從3月底疫情爆發,到5月中下旬累計有約60萬名20歲以下兒少患者,台大醫院援引美國染疫後有MIS-C(兒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群)約萬分之3,推估可能全台會有近2百位個案,加上臨床觀察MIS-C常是染疫後16-42天併發,可能近期就會出現較多兒童MIS-C案例。
6歲小朋友睿睿5月時染疫,當時是輕症並順利康復,無慢性病史的他,康復後1個月又再度發燒到約39.8度,且發燒時出現紅疹,隔4小時後又發燒,舌頭出現斑點,並且淋巴結腫大,還有休克,媽媽吳小姐發現情況不對,立刻送台大醫院急診,經急診留觀後,研判是MIS-C並送加護病房,睿睿的弟弟也出現嘔吐發燒、淋巴結腫大等症狀,後來也送台大救治,也同染MIS-C,送一般病房;期間兄弟接受免疫球蛋白合併類固醇治療,都順利康復出院。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大醫院小兒部副主任張鑾英表示,美國、丹麥都顯示MIS-C的發生率約在萬分之3,西班牙裔的發生率高於亞裔,年齡分布來說以5-11歲居多,但也有將近20歲的案例,性別而言是男多於女,MIS-C發生的原因是因染疫導致體內產生免疫反應失調,死亡率約2%,不過只要打滿2劑疫苗,MIS-C發生率就會降低9成。
目前台大醫院共收治有15名個案,不同於國外年齡在5-15歲,張鑾英說,國內個案都小於12歲,且未接種疫苗,年齡中位數在6歲,且男性占6成,另外有近3成有體重過重,1位有川崎病史,1位有白血病病史,發病週數約是染疫後4-5週,發燒天數約在5天,另有6人發生休克,可推估目前可能的風險因子有肥胖、未打疫苗、男性。
張鑾英說,如果孩子確診後2-6週間,家長發現小孩食慾不佳、小便量變少,且有發燒等情況,就要考量是否就是MIS-C,並盡快讓孩子送醫;台大醫院小兒部主任李旺祚表示,就臨床觀察來說,台灣小朋友有MIS-C後,血管發生後續問題的比例較國外高,小兒部副主任林銘泰說,小朋友不會發生類似川崎氏症冠狀動脈輕微擴張的情況,不過心肌發炎、心臟收縮力受損的情況比較明顯,經過治療後,小孩都有順利康復,之後會再用半年的時間追蹤,不過評估半年內就可以恢復正常。
另目前小朋友若有MIS-C並非是強制通報的項目,張鑾英建議指揮中心未來可以納入。
相關新聞請見︰
「武漢肺炎專區」請點此,更多相關訊息,帶您第一手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