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兒童疫苗開打並不慢! 翁啟惠分析3大原因支持政府謹慎態度


中研院前院長、中研院院士翁啟惠表示,美國兒童染疫後幾乎都是輕症,疫苗接種率約3成,加上歐美之前臨床試驗並未納入低年齡層兒童,缺乏安全性數據,且病毒突變迅速,疫苗對於變異株的預防效果並未如預期,台灣政府當時對於兒童疫苗接種與否的態度自然須更謹慎以對。(資料照)

2022/06/21 12:41

〔記者楊媛婷/台北報導〕美國於去年11月就已開打5到11歲兒童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苗,台灣則是遲至今年5月才開打,很多家有兒童的家長認為政府動作太慢,前中研院院長、中研院士翁啟惠指出,美國兒童染疫後幾乎都是輕症,疫苗接種率只有約3成,加上歐美之前臨床試驗並未納入低年齡層兒童,缺乏安全性數據,且病毒突變迅速,疫苗對於變異株的預防效果並未如預期,政府當時的態度自然須更謹慎以對。

美國FDA於17日宣布批准莫德納、輝瑞6個月到5歲的幼嬰疫苗緊急許可(EUA),我國食藥署也同步發給這2款疫苗EUA,相對幼嬰疫苗的神速,很多家長會困惑為何當初台灣允許輝瑞、莫德納2款5-11歲兒童疫苗取得EUA足足延遲半年之久。

請繼續往下閱讀…

輝瑞於今年1月6日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JM)》發表2-3期的兒童疫苗接種數據,莫德納則是於今年5月26日同樣於《NEJM》發表2-3期的兒童疫苗接種數據,顯示這兩款疫苗分別在5-11歲、6-11歲接種的安全性與有效性。

台灣歷經去年本土Alpha株大規模疫情後,直到今年4月又迎來Omicron株大規模疫情,也因陸續有抗病毒口服藥、疫苗接種率提升,台灣循全球趨勢,逐步採取開放策略,從過去的清零思維轉變為減少染疫後重症、死亡為主。部分家長心中總會困惑,為何台灣政府遲至4月才通過5-11歲兒童接種疫苗的EUA,並於5月1日開始接種。

曾陸續成功發表全球首支廣效蛋白武漢肺炎疫苗、廣效mRNA武漢肺炎疫苗的翁啟惠接受記者訪問表示,歐美都已放鬆管制,並開放邊境,台灣經濟主要倚賴貿易,隨疫苗接種率上升,台灣開放邊境勢在必行。

對於台灣開放兒童疫苗接種的腳步是否太慢,翁啟惠說,各國對於兒童是否要接種疫苗,一直都有不同態度,台灣政府自然對兒童疫苗接種須持謹慎態度。

翁啟惠說,就去年下旬在歐美爆發Omicron疫情來說,兒童染疫的臨床數據都呈現是輕症或無症狀,以美國來說,雖然去年11月就核發輝瑞5-11歲兒童疫苗的EUA,兒童接種率也僅約3成,較成人接種率超過6成有明顯落差,再加上歐美過去臨床試驗並沒有納入低年齡層兒童,並沒有安全性的數據,加上疫苗主要是防重症,但因病毒突變快速,目前的疫苗對快速突變的變異株預防效果並未如預期好,政府對疫苗安全性的考量更謹慎,更重要的是「EUA」本身就是國家權限,每個國家可依照其情況評估是否讓該款疫苗取得。

相關新聞請見︰

「武漢肺炎專區」請點此,更多相關訊息,帶您第一手掌握。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