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02 05:45
〔記者楊丞彧/台北報導〕中共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六月中旬簽令發布「軍隊非戰爭軍事行動綱要(試行)」,賦予「非戰爭」派兵的合法性,引起高度關注。國策研究院1日舉辦「北約峰會與印太安全架構」座談會,執行長郭育仁分析,這是中國升級版的「灰區行動」,劍指「三海一洋」。他認為未來中國軍機艦可能會以此干擾美國或我國軍機艦活動,蠶食鯨吞改變台海現狀,對我方而言相當危險,不可不慎。
郭育仁指出,灰區行動在於透過測試對手的行動,試圖慢慢地改變現狀;等行動累積到一定程度,以量變導致質變,下一步就以國內立法合法化改變後的現狀,中國在東海的行動即為一例。
請繼續往下閱讀…
郭育仁解釋,日中因為釣魚台(尖閣諸島)主權爭議,東海現狀事實上被破壞。2021年日本航空自衛隊緊急升空高達1004次,而因應中國軍機侵擾日本防空識別區出動占超過七成。去年一整年,中國海警船在釣魚台(尖閣諸島)周邊出現天數高達332天,雖然日本表示有釣魚台主權,可是中國海警船出現次數卻高於日本公務船,因此不管日本用什麼方式管理與中國關係,事實上東海的現狀就是被中國「切香腸」策略給改變了。
郭育仁提到,中國之前許多灰區行動都是執法機關執行,有了這綱要後,在非戰爭時期解放軍可執行某些對其他國家而言是擴權的「維權」行動。他將此定義為「升級版灰區行動」,透過灰區軍事手段慢慢壓迫,讓對手軍事存在的頻度跟強度慢慢地減少。
郭育仁認為非戰綱要首要目標鎖定「三海一洋」,即東海、台海、南海和南太平洋。其中,東海與南海的現狀已遭破壞,並產生了新的現狀。他認為中國在南海的下一個目標,將是菲律賓、馬來西亞以及越南。而中國在南太野心勃勃,最重要的就是想派武裝部隊到南太國家「維護」中國人、基建設施等。而在台海的部分,郭育仁分析,中國會拿非戰綱要逐步蠶食鯨吞台海現狀,例如派軍機艦干擾美國或我國的軍機艦活動,對此他相當不樂觀。
郭育仁說,習近平主政下的中國路徑非常清楚,原本烏克蘭戰爭大家還在觀察中國會不會改變,因為烏克蘭隊中國而言也很重要,所以各界觀察中國在聯合國投票行為會不會變,但至今不但沒改,還變本加厲,大家應拋棄不切實際的期望。
台灣師範大學東亞學系教授范世平也提到,今年六月中國動作頻頻,首先中國防長魏鳳和在香格里拉會議嗆聲,若有人膽敢將台灣分裂出去將「不惜一戰」;接著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妄稱中國對台海享有主權跟管轄權,否認台海是國際水域;接著人民日報報導習近平簽署非戰綱要;最後在與習近平通電時,俄羅斯總統普廷強調反對任何勢力藉疆港台問題干涉中國內政。
范世平認為,這一系列針對台灣的動作,為的是在即將登場的北戴河會議之前替習近平鋪陳。習要在香港跟台灣問題展現出的強勢作為,以及表示他對未來統一台灣是有規劃跟步驟的。
范世平強調,廿大召開前,對台會是中國的主旋律,因為這關乎習近平今年是否能順利第三任期。因此台灣作為他合法性的基礎,動作會多、法條會多,但實際上會不會攻佔台灣外島或對台進行武力實際作為,估計應該是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