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工作25小時」題目引熱議 華測會:幽默誇飾


華語文能力測驗模擬試題「1天工作25小時」題目,近日於網路引發熱議。(取自官網)

2022/02/21 18:11

〔記者林曉雲/台北報導〕華語文能力測驗模擬試題「1天工作25小時」題目,近日於網路引發熱議,國家華語測驗推動工作委員會今發澄清說明,此道題目重語用語境,達到語言諧趣,選目分析正常,也具有良好鑑別度,外審老師肯定題目設計幽默,英文檢定亦有類似的設計方式。

題目如下:有一天,李先生和陳先生一起聊天,陳先生說:「我每天都很忙,一天要工作25個小時。」李先生說:「可是,一天只有24個小時啊!」陳先生回答他:「沒關係,我每天可以早一個小時起床」。請問這段短文說了什麼?(A)陳先生每天起床、(B)李先生的數學不太好、(C)陳先生沒有李先生忙、(D)李先生不相信陳先生。

請繼續往下閱讀…

華測會表示,「1天25小時」這道題目曾為正式考題,從題庫釋出作為閱讀測驗入門基礎級的模擬試題,此類幽默性質的文本,對於鑑別考生能力有明顯效果,因此閱讀測驗會固定設計類似的題目,但考量到此類幽默文本對考生認知負擔比較大,在組卷的時候,會特別控制此類題目出現的比例,為了使考生能夠熟悉此類幽默文本,才在模擬試題中放了類似練習題。

華測會說明,從這道題目的語意來看,陳先生使用超出客觀事實「1天25小時」,藉以強化並形容自己的工作時間非常冗長,而李先生的回答卻十分正經,陳先生則幽默風趣地回應了李先生的嚴肅認真,化解彼此的尷尬,達到「禮貌」原則,同時也讓人會心一笑。

從「語用」角度來看,「幽默」或「誇飾」存在於實際生活中,也不分國界,如同英文常可聽到「餓得可以吃下一頭牛」來形容飢餓程度,就是「誇飾」表現,說話者是在誇張,而不致流於欺騙,透過這樣的句子表現,達到語言的諧趣。

華測會建議考生在練習這類型題目,可以從「語境」中找出答題的線索,如果覺得作者的想法,有些誇張,這篇文本就極可能是「笑話、幽默」類型的文本,可先欣賞這則笑話,再根據文意回答問題。

華測會也表示,未預料此道模擬試題會引起國人對於華語文能力測驗的關注,希望隨著網路的討論度,讓國人能夠深入了解華語文能力測驗,更希望讓全球華語學習者都能認識華語文能力測驗。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